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4日 12:46 编辑:医学院 点击量:次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简介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是在1952年第十世班禅大师返藏时行辕医疗队的基础上,于1955年10月15日正式宣告成立。1996年晋升二甲、2014年晋升三乙、2018年正式挂牌三甲,2022年获批筹建自治区级区域医学诊疗中心,现已发展成为日喀则市一所兼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西藏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8.93万平方米,全院在职员工总数为共计885,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16名,高级75人(含援藏12),中级146人(含援藏12人)。核定编制床位700张,实际开放床位达571张,2023年总诊疗27.7万人次,出院1.8万人次,三四级手术占59%,微创手术占比20%,医疗业务稳中有进,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
聚焦学科发展求突破。始终把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持续推进“以院包科”建设13个临床重点学科诊疗中心内涵建设。推动中国胸痛中心、国家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国家级急救创伤中心提标升级,获批建成自治区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带动萨迦县医院创成二甲,帮带江孜县医院创三乙、亚东县医院创二甲。
聚焦重点任务强能力。获批全区唯一一家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急诊医学科建设,完成申报5个自治区级质控中心和成立16个市级质控中心,成功创建自治区急诊创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同时与多家内地知名医院、医学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岐黄育人实践基地”“高原心血管病研究中心”“高原鼻病研究中心”“高原眼病研究中心”、“高原皮肤病研究中心”等项目成功落地。
聚焦人才培养强固本。近两年来,通过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公开招录等形式录用紧缺医学人才56名,签约3名柔性短期人才进藏和7名区外副高以上人员;90名医院骨干和51名日喀则市县中心医院的技术骨干跟师上海援藏医疗队44名导师,拓展了“师带徒”工作覆盖范围;培养学术带头人22名。2023年医院无执业资质医师下降到17名,减少46.9%,2024年力争无证医师清零。
聚焦科研创新强蓄能。挂牌日喀则市高原病研究中心,2023年带领本地医疗骨干申报高原病研究能力提升专项,获国家级1项、省部级20项、日喀则市级33项,获得资助经费661.28万元,实现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2023年指导本地医生共同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基础上,2024年上半年又发表三篇SCI论文,影响因子达18.199分,高原病研究取得新突破。连续九年举办西藏自治区医学珠峰论坛,线下培训西藏自治区各类医疗人员29850余人次,线上全国各地医务同行25.5万人次收听收看,深化全过程、精准化、全方位的帮扶模式,打造七地市合作共赢的学术氛围。
聚焦智慧医疗强引领。升级“智慧化”便捷就医体系,开通银医通、5G+机器人物流系统、门诊自助中心、数字化门急诊叫号、智慧体检等,让患者切实享受到精准、优化、即时的智能医疗服务。建成云影像系统、云心电系统、智慧会诊、输液、手术系统等,网格化联系了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并将医疗质量安全主题贯彻始终。在西藏自治区率先开展电子病历系统5级和互联互通4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2024年 6月医院顺利通过2023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五级评审,成为电子病历分级评价高级别医院,是西藏自治区第一家获得电子病历五级的医院,标志着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医院先后两次荣获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先后两次荣获自治区文明委授予的“西藏自治区文明单位”;荣获自治区卫健委授予的“全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医院妇产科被自治区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24年,上海市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荣获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