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西藏大学医学院医教协同发展论坛暨第三届实习基地同质化培训会在西藏林芝 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8日 20:22 编辑:医学院 点击量:

710日至14日,西藏大学医学院医教协同发展论坛暨第三届实习基地同质化培训会在西藏林芝成功举办。此次盛会由西藏大学主办,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北京首钢医院、西藏军区总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山南市人民医院、林芝人民医院西藏阜康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拉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喀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十余家单位合计6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会议旨在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紧紧围绕深化制度和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学校在推动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临床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科学规范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和评估,促进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协同发展,提高人培养质量等医教协同及临床专业认证核心问题,共同助力西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建设事业。


11日上午,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华西医学中心、华西教育部部长卿平,华西第二医院筑浪学院副院长闫昱江,西藏阜康医院院长欧珠罗布,拉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尼玛,林芝人民医院院长吴粤,山南市妇幼保健医院副院长拉巴卓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韩力,西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熊海共同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西藏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小扎桑主持。熊海副院长在致开幕词时代表西藏大学医学院首先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院建设发展的四川大学、各实习带教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衷心感谢,向远道而来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诚挚欢迎。他讲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作;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惠及全区各族人民的健康福祉,对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西藏大学全面推进“211”重点高校、部区合建双一流和医教协同建设大背景下的西藏大学医学院承担着为我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专业型医药卫生事业人才的历史重任和特殊使命,希望各兄弟单位和与会专家继续支持医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聚焦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医教协同,共同探讨、携手奋进,为我区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交流会上,来自四川大学的卿平部长、闫昱江副院长、王澎教授,西藏阜康医院欧珠罗布院长分别就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学理论与临床教学方法选择、常用床旁教学方法教学查房、临床教学质量控制环节、对临床带教工作的认识与思考等主题进行报告交流,与会人员在积极听取报告的同时按照工作坊小组交流学习的方式针对医学生课程教学和临床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展积极探讨,在有效提升业务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有利于医学教育健康、长远、高质量发展的精策良言。

随后的分组讨论分会场按照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两个专业开展交流学习,医学院相关部门与各实习带教单位的领导、老师针对全面推进对口支援、大力发展医教协同、合力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努力实现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同质化教育目标、着力解决临床专业认证关键点等核心问题踊跃交流、取长补短,在进一步加强彼此交流、沟通、合作的同时,为我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助力,注入了新动能。

13日上午,与会专家、教师在林芝人民医院吴粤院长的带领下赴林芝人民医院针对实践教学环节中常用床旁教学方法教学查房进行现场观摩学习,通过现场演示、共同交流指导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临床技能具体操作规范,加强了实践教学的质量控制。

此次交流培训会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深入践行,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实习基地师资队伍医、教、研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为建设规范、完整、专业的临床教学培训体系,深入推进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同质化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全面落实医教协同发展战略和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事业赋予了新动能,提供了新保障。

    

                                                                               新闻来源:任海龙

                                                                                 审稿:卓玛次仁

                                                                                 编辑:扎西尼玛

                                                                                 责任编辑:董春